“短视频式”养老或带娃,要毁了多少人?

养老政策 2021-11-19 10:47www.yanglao9.com养老政策
据央视报道,在适老化改革后的首个“双十一”期间,银发族也加入到了抢购大战中,银发族们到底会买什么呢?统计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智能手机!
这一结果惊呆了众人,也是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无怪乎有网友调侃道:“原来我没抢到的手机,都被大爷们抢走了。”老年人疯狂购买智能手机,看似让人意外,实际上却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短视频式”养老现象。
01“短视频式”养老
“短视频式”养老,是指老年人用短视频打发大量时间,消耗余生的养老方式。
小区里、广场上、街道边、田间地头、甚至在学校门口等娃放学的老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若从他们身边路过,都能听到刷短视频的声音,有时远远听见一老一少鹤发童颜的笑声,走进了才知道并非爷孙交流分享,只是在老人带着孙子或孙女埋头看手机刷短视频而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从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数量从867万增长到了6054万。这个人数增长之快、群体之庞大,让人始料未及。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短视频娱乐的门槛在一步步降低,短视频的制作、浏览、传播太容易了,老年人都能轻易上手。短视频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互联网的大门,这里面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其背后算法带来的精准推送,使老人接收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好看又好玩的内容,难免欲罢不能。
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火爆,智能手机的普及,加上“留守”的老人越来越多,短视频在老年人中快速地“攻城略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正因为快速地“攻城略地”,其副作用也愈发明显,一伤眼睛,二伤耳朵,三伤颈椎,四伤钱财...等等等等,前面的三大伤害大家应该都清楚,至于四伤钱财嘛,随着短视频的泛滥与监管不力,老年人受骗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老人经济状况较好,自然就成了骗子利用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进行欺诈的首选对象。各位看官还记得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且备受舆论关注的“60岁女粉丝称和演员靳东谈恋爱”被骗事件吗?该事件就反映出网络新型骗术正借着老年人上网的“东风”将他们作为“猎物”。为什么说老人容易上当受骗?主要原因是一些老人文化程度不高或者分辨能力较弱,那张“大网”逮着老人们的不光是容易上当,还很容易就成为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者。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类需求包括五个等级层次,从结构的底部向上,分别为生理需求(食物和衣服)、安全需求(工作保障)、归属/社交需求(友情爱情和性亲密)、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老年人,普遍面临与工作相关的主要社会角色消失,社会参与度降低,生活丰富度和幸福感下降,孤独感增加等问题。而短视频的兴起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他们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对于个体老年人来说,“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是“参与”。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泛滥的短视频平台降低了老年人保持社会连接的门槛,老年人通过短视频了解社会动态、和子女加强沟通、发挥余热特长,这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种新形式。其实我们留意一下老人们转发、点赞、制作最多的短视频无外乎以下几类:一是他们自己拍的一些生活琐事;二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跟着模板唱跳的视频;三是一些毫无营养的搞笑视频;四是一些“口号”式的所谓正鸡汁视频;五是所谓专家养生类视频。这些短视频虽然质量普遍不是很好,甚至在我们看来很没意思,但却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是他们对短视频、对互联网的一个反映、一个期待。
我们或许都收到过家里老人转过来的这个不能吃、那个对人体有害的短视频,今天一个、明天二个,后天再三个...我们若没有及时回应,说不定随后就会接到老人电话说“发给你的短视频收到没?你们别再乱吃东西了哟”一类的叮嘱话语,我们知道这是长者对我们的爱护,事实上却是家里老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变相的成为了有害信息的传播者了。然,和被谣言、有害信息以及欺诈套路包围相比,我们更担心的是老人沉迷于短视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据国内某移动互联网公司统计大数据显示,视频类App是老年群体最主要的线上娱乐方式,其中短视频App对银发人群的时间占有尤为突出。今年5月的一项研究中,接受调查的老人每人每月使用快手、西瓜视频和抖音的时长分别达到800分钟、1000分钟和1500分钟。他们的空闲时间实在是太充裕了,充裕到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沉迷在手机上、短视频上,别说老年人,就是年轻人,身体和心理上也扛不住。
身体上的伤害我们还可以罗列个一二三四来,而于老人心理上来说,有时候短视频就像毒品,让老人亢奋,但亢奋之后又会带来精神上的空虚,以致于有些老人甚至不经意间流露出厌世的悲观情绪。
02“短视频式”带娃
与“短视频式”养老相对应的是“短视频式”带娃,这一现象不用解释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一部手机一个娃,孩子安静极了,大人省心极了...
在今年的9月18日,“抖音”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4岁以下实名用户已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当时心想终于有平台把“孩子管不住”的事管了。仔细再一细想,原来仅仅只是管孩子的!仿佛大人是省心了,但做孩子的却不能省心和安心,因为孩子们周围做爸妈的、做爷爷奶奶的、做外公外婆的还能玩!如本文开头提及的“鹤发童颜之笑”、饭店里的“母慈子孝”、公园里的“相亲相爱”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而短视频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却总是被父母以孩子玩的时间短而选择忽略。
短视频中光怪陆离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音乐使孩子沉迷其中,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孩子长时间被短视频中各种搞笑、花俏的段子和动作所吸引,要他们从中脱离出来去做其他事情时,就很容易变得躁动不安,难以平静。无法平静就无法定心,无法定心自然就无法专注,这是不良影响一。而不健康的短视频助长孩子攀比心理、诱导孩子虚荣心也是“功不可没”。现在玩短视频的孩子,00后、10后不在少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尚未成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时候。而在网络上炫富的视频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常看短视频的人都能发现,同质化的视频非常多,同样的音乐同样的剧情同样的动作,别人的视频火了之后,大家都会效仿一番,点赞数和粉丝也就成了攀比的一个标准。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沉迷短视频,很大程度上跟父母有关。有些家长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把镜头对准了懵懂无知的孩子,例如让孩子假装弹琴,后期配上别人的原创音乐,剪辑出来的短视频就能受到他人的追捧,长此以往,在孩子的认知里,摆几个姿势、模仿几个段子,就能赢得大众的一片欢呼喝彩,从而获得心灵上无可比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旦孩子滋生出这种投机取巧的概念,那时候你还能和TA谈成功要努力、要奋斗吗?在TA的认知概念里成功是可以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到那时为时已晚矣,这事想想都可怕!还有网络上那些个危险的短视频也是花样百出,孩子判断能力尚未成熟,对于短视频内容的模仿大多是出于好玩,并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一旦发生了意外,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一生,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或者说是几个家庭的幸福。
既然现在网络平台有“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进行保护。是否可以有“老年模式”?甚至出现除老年外的“成年人模式”?同样在使用时长、用眼健康、视频内容等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筛选、保护与提醒。当然,这不能仅仅只是企业作为,而是要靠社会各界的全方位协同努力,才能让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可以做到健康用网,告别“短视频式”养老和“短视频式”带娃。
李子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显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15-59岁区间已经在下降且将持续下降而转化成60岁及以上的行列里,这一老一少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伴随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与网络隔绝。正因如此,而放眼整个网络管理体系,却几乎没有约束成年人沉迷的办法。若我们身为父母时给儿女一部手机、身为儿女时给父母拉根网线配部智能手机就算是带娃和养老了,那这个社会是真的病了,难道赫胥黎所说的“在病态社会中,精神病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将会成为现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yanglao9.com 社区养老网 版权所有

养老院|养老保险|养老机构|养老金|养老政策|养老公寓|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