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 2021-06-23 16:35www.yanglao9.com居家养老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探索统分结合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对于加快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事业,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支持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统分结合”为特征,探索农村家庭养老模式
这一养老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统分结合”,即在养老中心服务功能上,采取“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模式;在布局和运营上,采取“中心大村统一规划,边缘小村集中配送”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保基本,广泛覆盖,可持续”。
所谓保基本养老,就是政府在服务职能设置上“保底线”,以农村老年人最基本、最关心、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为重点和突破口,确定养老中心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服务功能:便民食堂、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具体而言,便民饭堂提供中、晚两餐,对五保老人实行免费服务,在中心设立了保健室,利用村、镇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等机构,提供“七个一”健康服务,即落实一名医务人员,随时提供一站式健康咨询服务,每天一小时的医疗保健,每月一次慢性病随访,每季度一次老年健康讲座,每半年一次集中义诊,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各照料中心均配备了电视、棋牌等娱乐设施,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报刊、书籍和影碟,配有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通过这些基本的服务功能,努力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广覆盖”是指在服务对象范围上力求做到全覆盖。建设门槛低,场地限制小,功能设置灵活,便于推广,形成规模效应。
“可持续发展”是指养老服务注重建设投资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新建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是对村集体用房、闲置校舍、村旧办公楼的改造和维修,一次性投入较少。由于老年人的夜间生活分散,操作费用也大大降低。筹款保障,采取财政出一点、上级出一点、社区出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出一点的“四点”办法。本年度,区财政设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给予补助10万元;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捐款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上级财政给予支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予补贴,并给予受益群众资助等,有效地保证了建设资金的来源。同时,通过对每个护理中心每年发放3万元的运营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无薪或低薪护理对象每天发放2元,以及向社区成员提供公益服务等措施,既减轻了政府大量投资的压力,又保证了养老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行。
对构建多元养老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居家养老模式是针对我国农村养老现状,以较少的投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满足了“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长久以来,“家庭养老”作为中国老年人的一种传统养老方式,除了家庭对老年人的物质关怀外,更重要的是一种亲情感和慰藉感。但如今,“家庭养老”逐渐变得难以维持。那主要是因为现代家庭的微型结构难以照顾老人。当前,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两代人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大多数家庭采取独居的形式,“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已不多见,而且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缺乏时间和精力,养老的压力日益增大。由于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倒三角,使独生子女承受了较大的养老压力,许多年轻家庭要承担四个老人的养老任务,家庭养老面临着现实的挑战;第三,空巢、独居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向城市迁移,老年人由于精力、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往往选择留在农村。以统分结合的方式,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就近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满足空巢、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二,弥补了“受众少、覆盖面小”的不足,扩大了机构养老的受众面,达到了广覆盖。作为一种辅助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已经被很多国家所采用,但是其覆盖面还不够广。有资料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5%到15%的老年人选择在中央管理的专业养老机构度过余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养老床位已达390万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0.5张。与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相比,它显得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大量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养老金水平较低,在家庭经济状况中处于弱势地位,还无法承担机构养老所需的费用。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老人认为住在养老院,说明子女不够孝顺,觉得自己很丢脸,宁愿独自一人在家,也不愿子女花钱住在养老院。模式的优点在于,该护理中心的建设费用低廉,布局设置灵活,并向所有60岁以上老人开放,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老年人只需支付少量费用,即可享受基本的养老服务,而且不会脱离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不依不饶,不离亲,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比较容易接受。
第三,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有效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机构养老的投资需求相对较大,据测算,如果政府新建的养老机构可以容纳50人以上,一次性建设投资约为500万元,以后每年人均运营成本至少要上万元。并且通过利用闲置校舍,整修村旧办公用房,建立同等服务规模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投资10-20万元,每个照料中心每年的运营费用约3万元,远远低于机构养老所需的运营费用,真正做到惠而不费。参考目前已经实现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为2万多名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通过建设集中式养老机构,总投资约20亿元,运营费用至少2亿元。而采用统一核算模式,只需大约130个护理服务中心,一次性建设投资在1000多万元左右,仅占财政收入的2%~3%,年营业收入在400万元左右,即使在这样的财力较小的地区,也是可以承受的。
总而言之,在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考虑到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巨大现实压力、机构养老短时间内难以广泛覆盖以及老年人养老心理需求等因素,居家养老模式应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以统分结合为原则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现实情况,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解决更多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值得借鉴。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任重道远。因此,必须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方式,办好养老服务事业,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中国的养老方式有哪些?你将来会选择哪种模式
下一篇:什么是智慧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