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应无缝对接
居家养老 2021-08-01 15:29www.yanglao9.com居家养老
实施居家、社区养老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服务项目多等特点。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一个更加便利、开放、优质的营商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去年11月发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关键字“基础”与“依托”,为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指明了方向。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最关键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就需求而言,现阶段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在社区生活,少数到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多数老年人急切地想在家门口解决吃饭、照顾、看病、文化娱乐等需要。
就供给而言,现有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求,其基础性、依托性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呈现“哑铃型”的特点,即高端服务与兜底服务供给多,面向中间群体的服务供给偏少。
01
要完善养老服务,必须扩大服务总量,弥补供给缺口。到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3亿,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数量分别为6.4万家、10.1万家、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不足。实施居家、社区养老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服务项目多等特点。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一个更加便利、开放、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改善养老服务,需要加强机构协调。在实践上,目前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的协调比较顺畅。例如在一些社区,需要理发、洗澡等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可直接叫社区上门服务。社会养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家务、护理、餐食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生命平台,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统一的服务场所,又为有特殊需要的居家老人开辟服务通道。但是在居家、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这种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善。
02
家庭老人和专门的养老机构往往缺乏对接渠道,要么不易进入,要么就不方便转移。如老年人在身体健康时,倾向于居家和社区养老,在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需要到疗养院等机构居住,等身体或心理好转后,有些人又希望回到家中。所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应加强与专业养老机构的合作,畅通双向转接渠道,完善产业链、服务链,使老年人在有不同养老需求时,能够持续提供连续服务。
要健全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需要是融合在一起的。过去一年,我国有超过1.8亿老年慢性病患者,患一种或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如果健康管理不好,生活质量就会大大下降。所以,医养服务必须紧密结合,以满足大部分社区居家老人的医疗需要,帮助他们进行疾病康复,并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服务。
03
目前,不少居家、社区养老平台在需要医疗、康复等服务时,社区医疗机构往往派不到人手,或者缺乏相应的派出服务机制,难以及时提供服务。推进医养结合,一方面要加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调整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薪酬机制和服务范围,让社区医疗照护机构更多地参与养老服务,为医养业务融合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应探索符合国情的养老方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